河南开封新闻网

划重点!《“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出炉:新发展格局成首要任务,推动商签更多自贸协定

(原标题:划重点!《“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出炉:新发展格局成首要任务,推动商签更多自贸协定)

7月9日,商务部发布了《“十四五”商务发展规划》(点击查看全文),规划展望了2035年商务发展前景,提出了“十四五”时期商务发展目标,并从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推进对外贸易创新发展、提高利用外资质量等9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重要任务。

规划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首要任务,要求强化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在消费领域,规划要求,促进商品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促进家电家具家装等消费。提振餐饮消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在外贸领域,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积极拓展与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贸易,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在外资领域,规划要求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条件。

规划还要求,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做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有关工作,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稳步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积极推进与挪威、韩国(二阶段)、新加坡(升级后续)、以色列、海合会、秘鲁(升级)、斯里兰卡、巴勒斯坦、摩尔多瓦、白俄罗斯等自贸协定谈判,务实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建设。

主要目标:巩固消费大国地位,增强贸易投资实力

对标对表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规划提出了商务领域的主要发展目标。

展望2035年,消费大国地位进一步稳固,商品和服务消费品质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显著提升。形成对外开放新格局,参与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明显增强,贸易高质量发展跃上新台阶,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合作水平明显提高。商务数字化、绿色、安全发展达到更高水平。成为全球经济治理的重要贡献者和引领者。

“十四五”时期,中国将努力实现以下目标:

———建设强大国内市场取得新成效。商品消费大国地位更加巩固,消费结构持续优化,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作用进一步增强。现代流通体系更加完善,商贸流通现代化水平持续提高。消费流通数字化和绿色转型成效明显。

———推动高水平开放迈出新步伐。贸易综合实力进一步增强,双向投资保持世界前列,质量效益不断提高,数字化和绿色发展步伐加快,中国商品、中国服务、中国投资、中国建设国际影响力持续提升。“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实现新突破。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基本形成,对外开放新高地示范引领作用更加突出。

———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彰显新担当。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稳步构建,多双边和区域经贸合作日益紧密,参与全球产业链供应链重塑能力提升,国际经贸规则话语权不断增强。

———防范化解风险能力得到新提升。商务领域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机制不断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显著增强,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商务高质量发展和高水平安全实现良性互动。

构建新发展格局成为首要任务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将构建新发展格局作为首要任务。

规划要求以构建新发展格局为“纲”,推进市场相通、产业相融、创新相促、规则相联,强化国内大循环主导作用,以国际循环提升国内大循环效率和水平,推动实现国内国际双循环互促共进。

为此,将积极促进内需和外需、进口和出口、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加快培育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

规划要求,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充分发挥外贸外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的重要作用,加强政策协同,完善长效机制。推动进出口协同发展,优化货物贸易结构,提升出口质量,增加优质产品进口,创新发展服务贸易。提高双向投资水平,高效利用全球资源要素和市场空间,加强双向投资相互促进,推动高质量引进来和高水平走出去。

同时,完善内外贸一体化调控体系,促进内外贸法律法规、监管体制、经营资质、质量标准等相衔接。培育内外贸一体化平台,拓宽出口转内销渠道。鼓励内外贸资源整合,支持发展同线同标同质产品,推动适用范围扩大至一般消费品、工业品领域。促进产业链供应链畅通运转,强化贸易和双向投资联动发展,推动产业链供应链多元化,助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

规划还要求,坚持实施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对外开放,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推动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持续深化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稳步拓展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推动构建与国际通行规则相衔接的制度体系和监管模式。

培育若干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规划要求,要把扩大消费同改善人民生活品质结合起来,围绕居民吃穿用住行发展方向,促进传统消费转型升级。促进商品消费,推动汽车等消费品由购买管理向使用管理转变,促进二手车便利交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开展汽车下乡和以旧换新,加大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完善报废机动车回收体系,促进家电家具家装等消费。提振餐饮消费,坚决制止餐饮浪费行为。

同时,扩大农村消费,推动县域商业高质量发展,建立健全农村商业体系,改善县域消费环境,鼓励企业提供适合农村消费的商品和服务,推动农村消费梯次升级。提升城市消费,把握城市消费理念变化,大力发展首店经济、首发经济和夜间经济,完善市内免税店政策,促进城市消费提质升级。

规划还要求,运用新技术打造数字消费新场景,培育更多“小而美”网络品牌。拓展直播电商、社交电商等应用面。

此外,要“点线面”结合,完善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重点商业街区、社区生活网点布局,推动形成多层次、多样化的消费平台体系。培育若干具有国际竞争力、影响力的综合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带动形成一批辐射周边国家和地区的特色化区域性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降低进口关税,扩大消费品能源技术进口

在进出口方面,规划要求,推动进出口向高端化、精细化发展,打造“中国商品”品牌。优化国内国际市场布局,推进贸易畅通,引导企业深化与发达经济体贸易合作,积极拓展与亚洲、非洲、拉美等新兴市场贸易,扩大与周边国家贸易规模,稳定国际市场份额。

推动东部地区贸易发展新旧动能转换,提升中西部和东北地区贸易占比。优化商品结构,深化优进优出。

值得注意的是,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降低进口关税和制度性成本,扩大优质消费品、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进口。

同时,完善出口政策,稳步提高出口附加值。促进绿色低碳产品进出口,推动传统劳动密集型产业转型升级。优化贸易方式,做强一般贸易,提升加工贸易,加快发展其他贸易方式,鼓励企业加强研发、培育品牌、建设营销渠道。

规划要求,推动数字强贸。促进跨境电商健康持续创新发展,推进跨境电商综合试验区建设,优化跨境电商零售进口监管,探索跨境电商交易全流程创新,巩固壮大一批跨境电商龙头企业和优秀产业园区。深入开展市场采购贸易方式试点建设,支持各试点探索创新,培育一批示范企业和自主品牌。

在服务贸易方面,规划指出,要优化服务进出口结构,扩大研发设计、节能降碳、环境服务等生产性服务进口,推动医疗等生活性服务进口,提升旅游、运输、建筑等传统服务出口规模,推动金融、知识产权、法律、会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出口。健全技术贸易促进体系,支持成熟产业化技术出口。拓展国家特色服务出口基地,扩大文化服务、中医药服务、专业服务等出口。

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

在外资领域,规划指出,要持续放宽外资市场准入,引导外资更好融入国民经济循环。进一步缩减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持续推进制造业、服务业、农业扩大开放,在更多领域允许外资控股或独资经营,积极引进先进技术、管理经验和商业模式。

中国将推动重点领域开放,有序推进电信、互联网、教育、文化、医疗等领域相关业务开放,深入开展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试点示范。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对外开放,进一步放宽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条件。完善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支持外资加大中高端制造、高新技术、传统制造转型升级、现代服务等领域和中西部地区投资,支持外资企业设立全球和区域的地区总部、研发中心,引导外资积极参与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同时,中国将营造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市场环境,落实准入后国民待遇,推动保障外资企业平等享受财税等政策,平等参与政府采购、招投标、标准制定,促进内外资企业公平竞争。依法保护外资企业合法权益,完善外资企业投诉工作机制,推动协调解决外资企业反映的困难和问题。依法平等保护外资企业产权。

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

规划指出,将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在风险可控前提下,对自贸试验区进行综合性、一揽子授权。坚持应放尽放原则,推动下放更多省级经济管理权限。

同时,加大开放压力测试,对接国际高标准经贸规则,在自贸试验区率先探索放宽货物贸易准入,出台实施自贸试验区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落实自贸试验区外商投资准入负面清单,在电信、教育、医疗等领域率先突破,在数字经济、互联网等领域扩大开放。引领特色优势产业开放发展,推动自贸试验区培育特色主导产业,加大金融创新支持力度,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

实施自由贸易区提升战略

规划指出,要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建设,构建面向全球的高标准自由贸易区网络。

优化自由贸易区布局,推动商签更多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做好全面与进步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有关工作,加快中日韩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程,稳步推进亚太自贸区建设,积极推进与挪威、韩国(二阶段)、新加坡(升级后续)、以色列、海合会、秘鲁(升级)、斯里兰卡、巴勒斯坦、摩尔多瓦、白俄罗斯等自贸协定谈判,务实推动与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自贸区建设。

同时,提升自由贸易区建设水平,进一步提高货物贸易自由化程度,加大以负面清单方式开展服务贸易和投资谈判力度,全面深入参与规则领域各议题谈判。用好自由贸易协定成果,推动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生效实施,全面加强自由贸易协定宣传、推广与实施,帮助企业用足用好相关优惠政策,持续释放“自贸红利”。

优化区域开放布局

规划鼓励各地立足比较优势扩大开放,与区域重大战略、区域协调发展战略有效衔接,促进区域间开放联动,加强部省合作,推动构建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规划指出,将推动京津冀协同开放,支持北京强化国家服务业扩大开放综合示范区、自贸试验区“两区”联动,支持天津深化改革开放先行区建设,加快建设雄安新区开放发展先行区。

推动长三角联动开放,深入推进长三角区域市场一体化,支持上海提升国际贸易中心能级,支持浦东新区高水平改革开放,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支持虹桥国际开放枢纽建设。支持浙江等有条件的省市在发展数字贸易方面先行先试,支持江苏在推进高水平开放上争做示范。

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促进提升粤港澳大湾区在对外开放中的支撑引领作用,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建设高水平参与国际经济合作新平台,构筑“一带一路”对接融汇的重要支撑区,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支持建设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

支持山东等地打造黄河流域开放门户,支持福建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

规划还指出,要以多层次开放平台为支点,支持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打造更多内陆开放新高地。

发挥长江经济带、黄河流域开放纽带作用,高水平建设沿江沿黄开放平台,促进上中下游开放合作。其内容包括:

推动西部开发开放,围绕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支持重庆、四川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和开发开放枢纽。

支持新疆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广西建设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高地、云南建设面向南亚东南亚和环印度洋地区开放的辐射中心、西藏打造面向南亚开放的重要通道。

支持陕西、甘肃打造丝绸之路经济带重要通道、节点,支持贵州、青海推动绿色丝绸之路建设,支持宁夏深化中阿经贸合作。

同时,规划要求,促进中部开放崛起,更好发挥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省份开放腹地作用,支持打造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多中心开放引擎。此外,加快东北开放振兴,支持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建设向北开放重要窗口和东北亚区域合作中心枢纽,提升哈尔滨对俄合作开放能级,促进形成东北亚经济圈。

(作者:夏旭田 编辑:杜弘禹)

21世纪经济报道及其客户端所刊载内容的知识产权均属广东二十一世纪环球经济报社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以任何方式使用。详情或获取授权信息请点击此处。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7036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