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腾讯关闭幻核:规避风险,抢占赛道)
2022年7月20日,有媒体发消息称,作为国内最大的NFT平台之一,腾讯幻核将关闭其业务。从消息来源看是基于腾讯内部人士,且目前看其内部流程还没有走完。因此我们应该还是继续观察其下一步发展,包括正式声明以及对相关后续处置事宜等。
但毫无疑问,腾讯这一举动震惊了我国整个区块链行业,相信在国外也会产生不小的影响。那么如何看待这一事件?
一、腾讯关闭幻核属于集团业务调整
综合各方面消息,腾讯关闭幻核目前初步确认属实,但应该说并不代表其不看好区块链技术应用、web3.0技术发展和元宇宙前景,并不说明腾讯相关技术操作团队或幻核业务本身出了什么重大问题,而是腾讯出于集团层面自身业务发展考虑进行的调整。据有关消息来源透露,腾讯叫停幻核以后,将进行业务调整,专做区块链底层。
有市场声音认为,“即使是国内最大的NFT平台,也保证不了用户购买的NFT不会突然消失。那些购买国内数字藏品的用户,突然发现,自己买的NFT,从始至终都并不属于自己。”这种理解并不准确。幻核虽然关闭,但藏品等资产存放于至信链,资产本身并不存在关闭问题,相信腾讯会妥善处理好发行方与用户资产权益等诸多相关问题。
腾讯对web3.0、区块链技术应用特点和和元宇宙赛道非常具有前瞻性。2020年年底,在“元宇宙”的概念远未出圈,腾讯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向业界提出一个全新概念——全真互联网。马化腾说,“一个令人兴奋的机会正在到来,移动互联网十年发展,即将迎来下一波升级,我们称之为全真互联网”。“随着VR等新技术、新的硬件和软件在各种不同场景的推动,我相信又一场大洗牌即将开始。就像移动互联网转型一样,上不了船的人将逐渐落伍”,马化腾说。一年之后,在11月3日召开的2021腾讯数字生态大会上,腾讯首次就“全真互联网”进行了详细阐述并分享了一些最新进展。
2020年2月,Roblox 1.5亿美元G轮融资中,腾讯赫然位列投资方名单中。2021年3月,作为“元宇宙”概念股,Roblox以DPO的方式登陆纽交所,上市首日市值即破400亿美元。
2021年初,当时市场对于NFT是否属于Token,还存在很大的争议,监管环境并不十分明朗,但腾讯尝试NFT产品发行,并与业界一起提出用数字商品、数字藏品等强调应用场景价值的概念进行NFT业务尝试。
腾讯技术人员对技术产品理解没有问题,腾讯幻核业务发展本身没有出现重大问题。从技术底层、产品设计、法务合规和市场运作等全链条操作,整个市场来说,幻核被普遍公认为比较专业和规范的平台之一。
据市场反映,幻核所发数字藏品中,包括超人气国漫《非人哉》、《狐妖小红娘》、经典游戏《仙剑奇侠传》、艺术名人张大千和齐白石等;联名方则囊括了中国文化传媒新文创平台、巴宝莉、中船文科、故宫等多家知名机构。幻核区块链数字藏品NFT在发行藏品中收藏价值高,在区块链技术方面也是不但深耕出新的技术层面跟藏品创作。有消息称了解到,七月初时幻核藏品发行业务已经排到了几个月以后。
二、腾讯转向专注区块链底层应用
那么腾讯转向专注做区块链底层,是基于什么考虑?我们基于腾讯自身、目前NFT市场生态以及我国区块链技术应用和产业发展这三个角度来简要讨论。
腾讯近期自我监管加强。腾讯最近在诸如公众号内容审查、群聊内容审查以及微信支付业务的相关业务审核中,有呈现越来越严格的趋势。据了解,对于进行数字藏品业务的公众号,必须提供网信办的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或者提供直接经过区块链信息服务备案的合作伙伴的合作协议,这是对加强合规的必要操作,但据市场反映对于这类监管确实存在“误伤”频发情况,很多有备案的也被“无辜”关闭或提交文件难度增大。
NFT生态同质化严重。目前市场普遍诟病的是,由于NFT技术协议比较初级,应用场景比较单一,很多平台进行了很多类似游走于金融化操作边缘的运作,可以说市场监管风险在加大。在此情况下,市场可能会面临进一步监管加强的风险,而腾讯高层可能认为腾讯不必去承担这样的风险。
腾讯做底层技术提供商基本符合其产业优势。首先,客观上说目前国内各联盟链并不互通,甚至有些联盟链尚未开源,但从用户角度而言,需要一个打通基于联盟链的钱包基础设施和跨链基础设施;其次,如果腾讯专注于做一个具有规则高度开放、交易高度智能、数据高度可信的联盟链,也可以为国内区块链产业生态和应用发展提供一个更优质的基础设施,甚至从另一个角度也有利于促进区块链行业规范发展和有效监管;再次,从长期来看,在加密货币相关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的情况下,我国客观上可能也需要一个自主可控的公链甚至公链体系,腾讯如果能够专注于这一赛道,其产业前景和发展空间也不可谓不大。
三、促进行业提升价值和规范发展
腾讯幻核关闭,将对NFT行业产生什么影响呢?我们还是认为,近期以及中长期监管政策环境和趋势应该没有发生重大逆转,未来NFT行业与实体经济结合将进一步加强,同时NFT走向合规已经成为行业发展大趋势。
行业监管和政策环境并没有发生重大逆转。近期,上海出台了数字经济十四规划,明确提到NFT应用,提出促进数字经济元宇宙智能终端等政策,强调国际视野与格局。在培育数据新要素中,作为数字贸易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提出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非同质化代币)交易平台建设,研究推动NFT等资产数字化、数字IP全球化流通、数字确权保护等相关业态在上海先行先试。在发展数字新基建中,提出发展区块链商业模式,着力发展区块链开源平台、NFT等商业模式,加速探索虚拟数字资产、艺术品、知识产权、游戏等领域的数字化转型与数字科技应用。
近期,由国家新闻出版署科技与标准综合重点实验室区块链版权应用中心主编,中国数字文化集团等单位联合发布的《数字藏品应用参考》,以现有法律法规为基础,积极探索区块链数字文化产品的合规健康、可持续发展,并从数字藏品的形态定义、发展状况、安全风险、规范应用、相关资质、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旨在为数字藏品行业相关区块链平台、发行平台及用户的应用和国家相关部门的监管提供理论参考,助力推动数字文化战略发展,践行落实建设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知识产权强国纲要。
NFT与实体经济结合进一步紧密,垂直领域更细分,产业链更专业。NFT同质化、产品模式比较单一的问题实际上已经引起市场关注,进一步的探索已经开始。一方面很多垂直行业比如文旅、艺术甚至餐饮等纷纷提出构建符合自身行业特点的数字化转型方案,并在实际操作中开始应用NFT数字藏品进行赋能。
上海文化产权交易所更是进一步提出了基于版权交易为基础构建数字文创规范治理生态矩阵,提出文化自信、融合赋能、规范治理、数创未来的口号,服务实体经济的态度非常鲜明。
基于NFT并附加有关线下权益和其他相关权益的数字营销也纷纷尝试,基于合法合规模式下,NFT产品数字营销确实能够有效结合实体经济需要,同时又能克服一些传统数字营销存在的成本高、针对性不强,发送渠道受限、与消费者用户缺乏互动等相关问题,应用前景广泛。
NFT走向合规是必然,监管部门积累经验开始。在支持龙头企业探索NFT交易平台建设的政策背景下,可以预见未来NFT交易发行会逐渐在一个合规的框架下稳妥有序进行。之所以由龙头企业来主导探索,正好说明监管部门是力图在满足市场需求的同时,最大限度避免市场人士所提到“一放就乱”等可能发生的损害用户权益、破坏市场秩序的情形发生,同时未来也可能将进行基于产品发行、交易的操作规范,基于平台相关监管要求,甚至基于产品本身的技术应用标准的合规探索。
作者:张烽,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合伙人,万商天勤数字法律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区块链技术协会智库专家/科技评价专家,中国移动通信联合会元宇宙产业委员会常务委员,未来产业元宇宙50人论坛副理事长。
本文系未央网专栏作者:张 烽 发表,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网站观点,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违者必究!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472720.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