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语林啄木鸟”之称的《咬文嚼字》编辑部今天(1月11日)发布2022年度十大语文差错。“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等十个语文差错入选。
2006年起,《咬文嚼字》编辑部每年公布“年度十大语文差错”。翻阅每一年公布的“十大差错”可以发现,“年度差错”榜其实也是一份别样的“年度重大社会热点”档案。盘点年度“十大差错”,也是对年度重大社会热点的盘点。
“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涵盖了这一年度的重大社会热点。比如“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数量减少误用“倍”涉及疫情防控,“天然气”误为“天燃气”涉及俄乌冲突,“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涉及卡塔尔世界杯,“女王”误为“女皇”涉及伊丽莎白二世去世,“终止”误为“中止”涉及联合国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封锁,“霰弹枪”误为“散弹枪”涉及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遇刺。
《咬文嚼字》主编黄安靖谈到,这并非有意为之的结果,而是“语文差错”年度盘点自然呈现的状态。语言是一种行为,是人们对现实世界的反应方式。重大的社会热点是全社会的关注焦点,吸附着语言文字的大量运用。差错源于运用,有语文运用便有语文差错,运用越集中,差错也就集中。
除了进入榜单的差错外,在2022年这一年度,引起社会广泛关注的语文问题还有不少。比如,随着谷爱凌等体育健儿在赛场上大放异彩,“归化”或“归化运动员”频频出现在媒体上。“归化”这个词的使用,就受到一些学者的批评。“归化”是一个旧词,通常指归附于教化、归附、归顺、同化等意思。虽然它过去也指“甲国人入乙国籍”,但这个词难免陈旧,有不合时宜之嫌。
再如:北京冬季奥运会,中国体育健儿频创纪录,“纪录”常被误成“记录”;南太平洋汤加海底火山爆发,“爆发”常被误成“暴发”;俄乌冲突爆发,双方战事陷入胶着,“胶着”常被误成“焦灼”;美国通货膨胀持续飙升,当地物价翻番,“翻番”常被误为“翻翻”;前英国首相特拉斯推出大幅减税政策,导致英镑大跌,“英镑”常被误为“英磅”;德国总理支持全球化,反对与中国脱钩,“脱钩”常被误成“脱勾”;佩洛西窜访中国台湾地区,“窜访”常被误作“蹿访”等。
链接:《咬文嚼字》2022年十大语文差错
一、“踔厉奋发”的“踔”误读为zhuō。
2022年,“踔厉奋发”频频出现于文件报告、新闻媒体、宣传横幅中。“踔厉奋发”的“踔”常被误读为“zhuō”,正确的读法是chuō。“踔”是个多音多义字:读chuō,指跳跃、疾行,引申指超越、远胜的样子;读zhuō,指卓然特立。“厉”指振奋;“踔厉”形容精神奋发有为。“踔厉奋发”还常被误写为“戳力奋发”。“戳”指用力刺,引申指刺激、指责;“戳力”讲不通。
二、“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
2022年7月、11月,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先后完成与天和核心舱的交会对接,形成“T”字基本构型,天宫空间站建设迈出了关键一步。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把“天和核心舱”误为“天河核心舱”。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曾举办空间站征名活动,核心舱最终被命名为“天和”。“天和”本指自然和顺之理、天地之和气,充分彰显中国和平利用太空造福全人类的理念。“天河”则指银河。
三、“连花清瘟”误为“莲花清瘟”。
在说到防疫药品时,“连花清瘟”常被提及,但往往有人把它误为“莲花清瘟”。其中“连花”二字分别指该药品成分中的连翘和金银花,二者均有清热解毒的功能。“连花清瘟”的成分里不含“莲”。
四、数量减少误用“倍”。
新冠病毒不断迭代,研究人员发现,如今奥密克戎毒株的传染性明显增强,而致病性显著下降。媒体报道相关新闻时,常出现这样的表达:奥密克戎致病力比原始毒株下降四十倍。“下降四十倍”的说法明显不妥。“倍”作量词时用在数词后,表示增加的是跟原数相同的数;某数的几倍就是某数乘以几,如二的三倍是六。量词“倍”一般用于数目的增加,而不用于数目的减少。如果硬要用于数目的减少,减少一倍数值便成为零,如何“下降四十倍”?规范的说法应为:下降到四十分之一。
五、“天然气”误为“天燃气”。
俄乌冲突爆发后,俄罗斯面临西方国家的严厉制裁,国际能源市场动荡,天然气价格暴涨。相关报道中,“天然气”常被误为“天燃气”。天然气通常指产生于油田、煤田和沼泽地带的天然气体,主要成分是甲烷等。而“天燃气”只能理解成自然燃烧的气体,世界能源体系中不存在这种气体。汉语中有“燃气”一词,指用作燃料的气体,天然气便属燃气。“天然气”是“燃气”,但不是“天燃气”。
六、“不负众望”误为“不孚众望”。
2022年12月18日,卡塔尔世界杯决赛,阿根廷队击败法国队夺得冠军,梅西不负众望,率领阿根廷队捧起大力神杯。有媒体在报道相关新闻时,把“不负众望”误为了“不孚众望”。“负”指辜负;“不负众望”即没有辜负众人的希望、期待。“孚”读fú,指令人信服,如“深孚众望”便指使大众非常信服,享有很高的威望。“不孚”指不能使人信服,“不孚众望”只能理解成不能使大众信服、辜负了大家的期望。这显然和赞扬梅西的本意大相径庭。
七、“英国女王”误为“英国女皇”。
伦敦时间2022年9月8日,英国白金汉宫证实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当天去世,终年96岁。相关报道中,不少媒体把“英国女王”误成了“英国女皇”。英国的全称为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实行君主立宪制,其国家元首称“国王”。伊丽莎白二世为英国国王乔治六世的长女,1952年2月6日即位,1953年6月2日加冕,是英国在位时间最长的国王,世称“女王”。“女皇”则指女性皇帝,英国没有皇帝,自然也没有“女皇”。
八、“终止”误为“中止”。
2022年11月3日,第77届联合国大会再次以185票赞成,2票反对,2票弃权的压倒性多数通过决议,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经济、商业和金融封锁。在相关报道中,有媒体将“终止”误为了“中止”。“终止”表示结束、完全停止,而“中止”表示事情没有完成而中途停止。“中止”还有继续的可能。联合国要求美国“终止”对古巴的封锁,是希望美国“结束”其行为,而非让其行为“中途停止”。
九、“霰弹枪”误为“散弹枪”。
2022年7月8日,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在奈良市进行演讲时胸部中枪身亡。有多家日本媒体援引警方的消息称,安倍晋三被人用霰弹枪击中。在相关中文报道中,有媒体把“霰弹枪”误为了“散弹枪”。“霰”指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常为球形或圆锥形。“霰弹枪”简称“霰枪”,是一种能将许多弹丸(或小箭)成束射向目标的后装滑膛枪,能进行不需精确瞄准的喷撒式射击。“霰”过去曾读sǎn,后统读xiàn。“霰弹枪”不能写成“散弹枪”。
十、“莘莘学子”的“莘莘”误读为xīnxīn。
“莘莘”应读shēnshēn,形容众多;“莘莘学子”指众多学生。“莘”另读xīn,为药草名,即细辛,也作地名,如莘庄(属上海)。“莘莘学子”的“莘莘”,常被人误读为xīnxīn。2022年夏,某著名高校一块写着“悻悻学子,前程似锦”的宣传板引起社会关注。“悻悻学子”显系“莘莘学子”之误。此处“莘莘”被误为“悻悻”,当是弄错了“莘莘”的读音,进而写了别字。此外,“莘莘学子”本是众多学子组成的群体,类似“这位莘莘学子”“两名莘莘学子”“众多莘莘学子”等说法,都是错误的。
文章来源:上观新闻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419411.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