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开封信息网

时报会客厅|长江证券曹海花:2024年锂电行业将有积极变化,产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原标题:时报会客厅|长江证券曹海花:2024年锂电行业将有积极变化,产业出海机遇与挑战并存)

近两年,锂电行业的投资热潮逐渐降温,开启了漫长的调整期,而上下游的“冷暖”感知也并不一致,上游碳酸锂价格跌破10万元,从云端跌入谷底,下游新能源汽车的销量却稳健增长,并且中国车企也逐渐走向海外市场。展望2024年,锂电行业整体行情能否回暖?哪些环节的投资机会更多?

近日,长江证券电力设备与新能源行业资深分析师曹海花走进时报会客厅,接受了证券时报记者的专访。采访中,她对2024年锂电行业的走势持有相对乐观的态度。一方面,海外市场将为中国锂电产业打开需求增长空间,尽管有一些贸易壁垒存在,但都能找到对应的解决方案。另一方面,快充、4680电池等新技术的持续突破也将催生产业链的投资机会。

证券时报记者: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头保持强劲。作为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中重要的环节之一,我们看到2023年电池及碳酸锂的价格持续下滑,您对未来价格的走势如何看待?

曹海花:碳酸锂产业链项目开发难度大、扩产周期长、产能具备刚性,在2020年—2022年锂电需求爆发期出现明显的短缺,碳酸锂价格从最低4万元—5万元一路上涨至超过60万元;随着超额盈利的持续体现,碳酸锂供给快速扩张,包括国内盐湖、云母,海外澳洲、南美、非洲的产能都在2023年下半年起加速投放,同时锂电行业增速在2023年出现回落,去库存压力进一步放大了需求波动,导致碳酸锂价格在2023年底下跌至10万元附近。

从供需的角度看,碳酸锂价格2024年仍有下行压力,不过也逐步触及国内锂云母、非洲矿山的成本线,预计在7万元—8万元的区间内获得支撑。从节奏上看,2024年一季度产业链预期3—4月出现需求环比回暖和补库额外需求,碳酸锂价格阶段性企稳甚至有所反弹,后续随供给释放,价格中枢仍将有所回落。

证券时报记者:今年年初宁德时代的市值被中国神华超越,有人戏称这是“新旧能源的交接”,您觉得2024年锂电行业持续下滑的态势能否得到扭转?

曹海花:锂电产业链在2020年四季度开始进入高景气,2021年二季度产业链进行大幅的资本开支以扩张产能,由于锂电产业链的扩产周期基本在1年到1年半的时间,产业链在2022年二季度起部分环节开始过剩,2022年四季度起绝大部分环节出现供给过剩、价格下行,2023年一季度在终端增速波动、去库存压力下,产业链盈利快速下行至制造业合理回报分位,并在2023年下半年至2024年一季度持续下探。

由于当前回报已经低于制造业合理收益率,且产业链融资环境明显收紧,2023年二季度起产业链的资本开支开始降速,因此2024年各环节的供给环比增速并不明显。同时从需求端看,2024—2025年行业需求仍将保持可观增长,并出现积极信号:首先,2025年欧洲碳排放考核约束力强,且欧洲步入消费崛起也值得期待,包括雷诺、PSA、FCA、名爵等为代表的A0级小车,以及德系车企普遍于2025—2026年开启的新车周期。其次,美国在IRA法案FEOC细则出台后,限制了中国产业链进入美国市场,进而影响美国需求;而中国产业链的材料环节将在2025年构建海外产业链配套,电池也将通过技术授权、合资的方式进入美国市场,中国产业链重返美国市场有望助推需求高增。最后是国内市场,碳酸锂降价后有望出现需求拐点,一是5万—15万的经济型车型有望提升性价比,车企有望加快供给布局;二是EV渗透率和单车带电量的拐点有望出现,对动力电池需求形成进一步拉动。如果需求端出现积极的预期改善,在产业链供给扩张放缓的背景下,行业产能利用率拐点将于2024年下半年到2025年逐步出现,盈利能力也随规模扩张、成本控制,有一定恢复空间。

证券时报记者:从上游的原材料设备端到中游的电池端,再到下游的应用回收端,您最看好哪个环节的投资机会?

曹海花:从锂电中游制造业来看,2024年价格体系相对稳定、盈利小幅下降的是锂电池、结构件环节,相关的龙头公司业绩底部相对清晰,估值有安全边际,属于板块中的确定性方向的配置。其余材料环节在产能利用率低位阶段、下游价格压力下,可能出现阶段性的盈利超跌,即跌破制造业合理回报率的水平,因此对短期业绩、估值构成一定压力,但从未来一年的维度看,各材料环节也有自身的弹性体现,包括六氟磷酸锂环节在格局出清后有潜在的价格弹性,隔膜、三元、负极等环节卡位海外市场、产品出口有超额盈利,以及一体化、技术进步带来的个股阿尔法。

对于上游而言,更多核心因子主要就是碳酸锂的价格。目前看的话,碳酸锂的价格已经在10万左右水平,其实碳酸锂的整个子板块相关的标的对于碳酸锂的价格弹性是比较敏感的。碳酸锂相关的股票的机会以及整个的板块的弹性,也是非常重要、可以去关注的方向。

对于下游而言,整车这块的话,如果整个产业回到一个价格比较平稳的、原材料价格下行压力比较大的通道里面的话,相应地这些整车的价值或者价格就能够有更好的成本支撑,那么它们放量也会比较明显。

证券时报记者: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出口也带动了产业链出海的整体机会,您觉得对于2024年海外市场来说,是机遇更大还是风险更大?

曹海花:通常我们聊到这个问题的时候,都会聊到“机遇挑战并存”这样一个理念,对于锂电产业也非常适用。

对于锂电而言的话,其实现在最关注的主要是美国IRA法案提出的FEOC相应细则。去年12月份的时候美国就提出了细则,从细则的角度来讲,我们看下来是比预期的影响要更好。国内的公司能够通过在海外设立子公司并降低持股比例以及技术合作和授权等方式,规避FEOC法案的影响。

整体上来讲,大家逐步把法案理顺之后,国内(企业海外)的产能在2025年的时候,就能够在美国恢复相应的供应,这方面的风险就会降低。

欧洲大家也比较关注,后续来讲,欧洲可能会通过碳足迹等方式进行一些约束。而中国企业已经开始在产业上利用绿电,已经做了充足的准备。然后中国的其他产业,比如说新能源里面的光伏,在这块的应对上也有比较多的经验。

所以我们觉得,其实在应对像欧美这种贸易的壁垒或者是它给我们设置的一些障碍上来讲,应该说中国企业都能够充分地去找到解决方案。参考光伏产业链,我们能发现有壁垒其实并不是一个坏的事情。在国内,大家可能竞争上没有太多的约束,盈利能力会比较差。但是如果在海外,必须是有国际化能力的企业才能去做海外的供应,那么反而是有利于头部企业,反而会拉开整个产业的成本的差距,这也是企业的机会所在。

证券时报记者:从技术的层面来看,2024年锂电行业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行业技术变革?会带来哪些投资机会?

曹海花:对于锂电而言,其实技术的进步是多方面的。在2023年,我们会关注到像快充、复合铜箔、4680电池等新技术,这些技术也还是在循序渐进、逐步突破的过程中。

像快充,搭载800V的快充车型大批量上市,宁德时代在发布神行超充电池后也快速与7—8家整车厂达成合作,快充产品推广节奏明显提速,我们预计2023年快充渗透率在2%,2024年有望达到12%的水平,相关材料、零部件有望受益。

对于复合铜箔而言,2023年进度较快的复合铜箔企业已经完成产品测试认证,2024年有望进入规模化量产、成本下降和价格谈判阶段。

像4680这块,我们可以看到,2023年特斯拉其实在产品良率上还是会有一些瓶颈,在2024年将会有进一步的突破和应用。

那么在2024年,除了这三个相应的技术方向会持续进步以外,我们也会关注固态电池,最近也是有不错的进展,像国内的蔚来应用了卫蓝的半固态电池,丰田也发布了固态电池的规划。

同时我们也会关注到硅碳负极,未来几年硅碳应用有望加速,一是消费电池出于提高带电量、倍率性能的考虑会加速应用硅碳;二是4680量产后有望带动圆柱渗透率提升,有助于硅碳方案导入;三是在硅碳技术进步、膨胀控制、成本下降的情况下,方形硅碳应用也有望进一步提速,进而打开硅碳放量的空间。

所以整体上来讲,我们还是非常看好锂电产业相关新技术在突破之后相应的布局机会。

责编:叶舒筠

校对:高源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361274.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