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260亿,我把公司卖了:印尼首富接盘维达)
2024年亚太最大一笔并购诞生了。
投资界获悉,本月中旬,国内纸业巨头维达国际在港交所宣布,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对维达股份的收购要约现已开放给股东接受,要约价格每股23.5港元,交易总额约为261亿港元。
维达,这个家喻户晓的纸业品牌背后是一位50后广东江门人李朝旺。1985年,江门市新会区制纸厂等三家小厂合并,也就是维达的前身,年仅27岁的李朝旺被提拔为厂长。一次偶然的机会,李朝旺洞察到了小包纸巾的商机,遂率队开发新业务,才有了国民纸业品牌维达。2007年,维达在香港IPO上市,但在2013年被第二大股东Essity买下。
这一次控股股东再易主,一手缔造维达的创始人李朝旺决定放手,潇洒离场。按他持股股份,此番或套现约60亿港元。波动起伏的时代里,“落袋为安”似乎成为一个更有吸引力的选择。
一笔超级并购
江门老板拿60亿离场
从维达灵魂人物李朝旺说起。
1958年,李朝旺出生在广东江门一户普通人家,高中毕业后就下乡做了知青。70年代回到城里,他来到一家纸制品厂当一名普通工人。1985年,李朝旺所在的厂子与当地其它小厂合并成为新会日用品厂,能力突出的李朝旺被任命为厂长。
为扭转工厂的效益,李朝旺四处跑业务,一次在香港与客户的饭局上,他发现客户习惯用小包装纸巾,而这在当时内地市场不算多见。很快,李朝旺便顺着纸巾包装上的“雪花牌”,找到上海利民造纸厂,拿下了纸巾在广东的代理权。就这样,李朝旺正式踏入纸巾生意,靠着代理小小纸巾,濒临倒闭的工厂渐渐有了起色。
为了将生意长久地做下去,李朝旺决定自己生产原纸,建造纸厂,开发自有品牌。1987年,李朝旺生产的首款面巾纸面世,当时取名叫“威牌”,一毛钱一包,这是中国内地首款高档面巾纸。
1990年,维达商标正式注册,李朝旺迈出品牌战略第一步,后来他又建立了属于自己的造纸厂。期间,维达不断打通销路,纵横娱乐圈和体育圈打广告,还供应给高端酒店,之后更是凭借麦当劳中国区唯一纸巾指定供应商走遍全国。
2007年,维达成功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是广东江门首家上市民营企业。从农村走来的李朝旺率队敲钟,缔造了家喻户晓的国民品牌,当年那个濒临倒闭的小厂最新市值280亿港元。
而在维达奔向国际化的道路上,瑞典的个人护理制造商,也是欧洲最大、全球第二大消费用纸巾生产商Essity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早在维达上市前,Essity母公司爱生雅已入股维达国际,上市后又两次增持成为维达第二大股东。2013年,Essity以86.48亿港元收购维达近3亿股,持股比例攀升至51.40%为控股股东,并在过去十年一直稳坐头把交椅。
虽然创始人李朝旺持股比例在其之后,但Essity的加入,维达的国际化业务得到了进一步拓展,获得Tempo得宝、添宁TENA、包大人Dr.P等品牌在中国内地、香港及澳门的产品代理权或品牌使用权。
直至2023年4月,Essity发布公告表示,为减少日用纸巾在公司销售额中的占比,有意将维达国际出售。在这之前,Essity集团净利润已多次下滑;另一边维达的成绩也不乐观,营收增速放缓,加上原材料成本的持续上涨,公司净利润更是连续三年下跌。
很快,维达引来一众竞购者,包括全球最大硬木纸浆生产商SuzanoSA、贝恩资本、CVC、DCP Capital以及印度尼西亚企业金光集团等等。
直到最终买家金鹰集团出现。据了解,在金鹰集团收购完成后,Essity集团和创始人李朝旺均清空了手中的股权。按其2.53亿股权益股份计算,李朝旺家族本次套现金额约60亿港元。
与此同时,维达也宣布,李朝旺卸任公司董事会主席,同时不再担任公司提名委员会主席兼成员,继续担任执行董事。取而代之的是收购方团队。
白手起家三十余年,李朝旺挥挥衣袖,潇洒离去。
260亿,印尼首富接盘
祖籍福建莆田
就这样,维达完成了第二次“卖身”。
3月11日,维达发布公告,于当日下午4时30分,已接获Essity GH就其全部约6.21亿股股份发出的要约有效接纳,占公司于本公告日期已发行股本约 51.59%。因此,要约的条件已获达成。
这意味着,新加坡金鹰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以每股23.5港元的价格溢价收购维达国际,此次收购总额约为260亿港元(约合人民币240亿元)。
至此,金鹰集团正式入主维达。交易完成后,金鹰集团旗下亚太资源集团合计持股维达约72.61%,加上在收购维达国际股份之前,其一致行动人Beaumont Capital(陈江和之女陈昱廷控股,在金鹰集团任执行董事)持有维达约7.69%股份,亚太资源集团及其一致行动人合计持有维达国际80.3%股份,为绝对的控股大股东。
若亚太资源集团此后四个月内收购了不少于90%要约股份,则会触发强制收购,维达国际也将会完成私有化进程。
此次收购方大有来头。新加坡金鹰集团(RGE,Royal Golden Eagle)于1973年正式注册,其源头可追溯至名为Toko Motor的零配件供应店,那是陈江和父亲早年从中国福建莆田去到印尼棉兰市创业的小店铺。后来父亲因病倒下,还只是少年的陈江和只好接下店铺。在这家籍籍无名的小店里,他在商业舞台上初试牛刀。
祖籍福建,陈江和(Sukanto Tanoto)身上也有着闽商敢闯敢拼的烙印,他的事业不断开枝散叶,并且开始揽入印尼国家石油公司的建筑和零配件供应合同,70年代中期开始筹建自己的第一间三夹板厂,80年代与政府合作执行迁移计划,将爪哇岛的居民迁往苏门答腊岛,为集团旗下亚洲种植集团奠定了基础。后来,陈江和在廖省科林奇建设了世界上最大的纸浆和造纸厂亚太资源集团,也就是此次收购的买方主体。
产业遍布国际,陈江和一度登顶印尼首富,而他掌舵的金鹰集团是印尼最具影响力的财团之一,目前集团总部已迁往新加坡。
一直以来,金鹰集团都与中国关系密切,陈江和曾多次在不同场合表示,坚定看好中国市场和发展前景,看好中国市场生活用纸的发展潜力,将持续扩大在华投资。公开资料显示,自上世纪90年代进入中国以来,新加坡金鹰集团已在山东、江苏、广东、福建、江西、重庆、北京、上海等省市累计投资超过600亿人民币,投资领域涵盖纸浆和造纸、纤维素纤维、棕榈油、清洁能源等多个行业。
与此同时,陈江和与夫人黄瑞娥于1981年创设的“陈江和基金会”,也活跃于中国,为中国的各项公益事业累计捐资逾3.5亿元,还在积极支持中国“一带一路”倡议,捐赠1亿元人民币,成立“一带一路”人才培训专项基金等等。
如今豪掷260亿买下维达,新的故事启幕了。
大时代里的另一种选择
不管是对于Essity,还是李朝旺,这都算是一场体面退出。
要知道,此次交易是在一定溢价的基础上完成的。今年3月8日,维达公告要约收购的详情,每股23.5港元的要约价,这一价格较截至2023年12月14日止60个交易日平均收市价19.24港元/股,溢价约22.12%。
更为主要的是,维达最近几年的业绩并不景气。营业收入层面,增速持续放缓,2021年至2023年维达分别实现营收186.8亿港元、194.2亿港元、200亿港元,分别同比增长13.11%、3.97%、2.99%;净利润更是录得连续三年下跌,2021年至2023年,分别实现净利润16.38亿港元、7.06亿港元、2.53亿港元,同比下滑12.59%、56.91%、64.14%。
业绩增长有限,加上国内纸业集中度较低,几大生活用纸龙头企业经营普遍承压,定位高端用纸的维达面临一定挑战。此情此景,有产业资源丰富的买家愿意溢价收购,未尝不是一个更好的选择。
犹然记得当年共享单车厮杀之际,摩拜单车卖身的传闻在坊间甚嚣尘上,直到2018年,摩拜创始人胡玮炜在那场决定公司去向的关键会议上投票给“卖给美团”。之后,这位80后女生选择体面退出,套现离场。在共享单车血雨腥风的那段岁月,这被认为是一个理想的结局。
眼前的世界依旧充满不确定性,放眼望去,“卖公司”逐渐多了起来。
消费圈轰动的一笔交易来自安踏。去年10月,两位女创始人欧逸柔和王佳音将一手打造的亚洲女性运动服饰品牌MAIA ACTIVE卖给了安踏。这经典一役,被业内认为是一种多赢的结局,公司后续发展将背靠安踏这样的产业龙头,创始人创业多年后体面离场,身后一众投资机构也得以体面退出。
今年1月,晨壹投资联合迈瑞完成一笔A股罕见的超大并购案,轰动一时迈瑞医疗斥资66.5亿元收购惠泰医疗24.61%的股份,一举拿下惠泰医疗的控制权。这笔收购是迈瑞医疗在心血管相关领域市场的重大布局,而30%的溢价收购也让惠泰医疗及其投资方成功赚钱。
还有,模拟芯片龙头思瑞浦在今年1月斥资10亿美元收购创芯微,创芯微背后的十多家机构纷纷顺利实现退出;去年12月,制药公司阿斯利康收购细胞治疗企业亘喜生物,12亿美元溢价达到了100%;更早之前贝壳斥资15.5亿收购家装品牌爱空间,一举给爱空间昔日的投资方带来退出的机会。
每个低谷期都酝酿着一个新的时代。站在企业未来可持续发展的立场,越来越多创始人开始寻觅兼并收购的机会,这也渐渐成为寒冬中的一条崭新路径。
诚然,于每一位呕心沥血从0开始的创始人而言,“卖公司”一定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但在时代的巨幕下,理智面对现实选择出售公司,体面离场,或许也是一种很好的故事结局。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118326.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