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金融适老服务亟待升级,商业机会待发掘)
近日,网上流传着一段视频。在四川,一位老人拿存折和身份证去成都农商行取钱,被告知要手机实名认证。老人因为不会操作而气愤称,“身份证全国通用!”
这段视频在网上发酵。部分网友认为成都农商行的金融服务未做到人性化,未就老人家的特殊情况做到细致化服务。不过,随后成都农商银行工作人员表示,因老年人是电信诈骗高危人群,担心其财产安全,因此根据央行的反洗钱规定,要求其以手机短信认证进行确认,不存在故意刁难或谋取老人信息等情况。当下,不论从监管还是机构,都愈发重视老年人的金融服务。这被看作是普惠金融的组成部分,甚至是助力共同富裕的有力措施。
“标本兼治解决老年人普惠金融发展难题,促进实现共同富裕。”人行金融消费权益保护局相关负责人近期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
确实,反面案例近年来层出不穷。不仅在银行信贷、消费金融、财富管理,甚至保险产品销售渠道,也多出现投诉案例。
持续增长的老年群体,是金融服务的巨大挑战,但也是巨大的市场空间。
从流量的角度看,此前互联网的增长,主要聚焦消费能力强的青年人。目前流量抵达天花板,获客成本高而服务相对成熟,想要在增量上获利较难。
而老年人群体的诉求还待满足,这一群体的增长也显而晚见。因此,为他们提供针对性差异化的产品,具有战略性意义。
比如,银行业金融机构应该发行为老年群体的银行卡等非现金支付工具,提供商户优惠、医疗健康、休闲娱乐、教育咨询、法律援助等配套增值服务,并加强对老年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权益保护。
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印发后,当前金融服务领域已有多项“适老”措施有序推进,并在推进前沿技术时,已考虑老年人的需求。
比如,今年9月的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上,多家金融机构介绍了数字人民币可视卡“硬钱包”产品。多家银行还结合老年人的需求,推出各种异形设计的钱包,如工商银行推出老年报时器、拐杖,中国银行推出“养老手环”等。加载数字人民币支付功能后,不习惯使用智能手机的老年朋友,可以使用数字人民币支付,只要拿出之前所述的“硬钱包”载体,“一贴”即可消费。
在消费金融领域,各家持牌机构也在积极为老年人服务。北银消费金融公司今年以来为举办了多场针对老年人的防范金融诈骗的教育活动;马上消费金融凭借自主研发能力,为老龄群体打造了不少低门槛的科技产品;为了触达老年人,中原消费金融主动走进客流量较大、中老年人居多的商超、全日鲜便利店等区域,开展金融知识普及宣传。
笔者了解到,国家金融科技认证中心在《银行营业网点服务基本要求》(GB/T 32320-2015)基础上,已推出了《银行营业网点适老服务》的相关标准。而工信部将在年内组织相关单位按照《移动互联网应用(App)适老化通用设计规范》及有关信息无障碍国家标准的技术要求,对适老化改造的APP进行评测评价,并对符合要求的授予信息无障碍标识。
适老服务崛起,本质也是精细化运营时代到来的一个体现。可以看到,金融适老服务大潮已起,行业机会也将逐渐浮现。
本文网址:http://www.78099.cn/gulouqu/113329.html ,喜欢请注明来源河南开封新闻网。
郑重声明:本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作者信息标记有误,请第一时间联系我们修改或删除,多谢。